網路行銷、網賺、網創經驗分享

大數據時代悄悄來臨我們拿什麼迎接

如今,網購已在悄悄改變著人們許多年以來形成的購物方式。知名電商阿里巴巴通過旗下的天貓和淘寶,將“11.11光棍節”變成“購物狂歡節”“大數據並非突然產生的,實際上,IBM 、谷歌和亞馬遜等大企業早已開始利用它。這個概念之所以能夠為更多行業所認知,還是因為人們越發看重它的應用。”

阿里巴巴是做什麼的?很多人會說“電子商務”。但如果看電商交易的實質,實際上是“海量的信息和數據服務” ——換言之,阿里巴巴的所作所為符合“大數據時代”的潮流特徵。

繼“物聯網”、“雲計算”之後,進入2012 年,“大數據”一詞被越來越多地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什麼是大數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沒有辦法在允許的時間裡用常規的軟件工具對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當然,大數據規模的標準是持續變化的,當前泛指單一數據集的大小在幾十個TB (萬億字節)和幾個PB(千萬億字節)之間。”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如果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有各種各樣的標記,那麼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大數據也是其中的一個標記。”鄔賀銓評價道。

大數據到底有多大?以下這組“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百度大約要處理60 億次搜索請求,達到幾十PB 數據;淘寶網站的交易達數千萬筆,單日數據量超過20TB ;聯通的用戶上網記錄一天達到10TB ……

大數據雖然孕育於信息通信技術的日漸普遍和成熟,但各行各業的有識之士認為,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的影響絕不僅限於技術層面。

挖掘“數據財富”

大數據的影響並不僅限於信息通信產業,它還在“吞噬”、重構一些傳統行業——從這個意義上講,廣泛運用數據分析手段管理和優化運營的公司其實質都是一個數據公司。

通過分析網民的情感數據,社交媒體監測平台DataSift 發現,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 )申請上市發行股票的當天,微博推特(Twitter )上的情感傾向與Facebook 股價波動基本上呈正相關:在Facebook 開盤前,如果Twitter 上的情感逐漸轉向負面,25 分鐘之後Facebook 的股價便開始下跌;而當Twitter 上的情感轉向正面時,Facebook 股價在分鐘後也隨之回彈……當然,僅憑這些並不能證明Twitter 的情感傾向會對股價產生影響,不過確實已經有人試圖據此發現預測股價走勢的方法。

當你仍把微博等社交平台當作抒情或者大發議論的工具時,一些商界精英卻正在挖掘“數據財富”,先人一步用其判斷市場走勢,從中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此外,利用搜索關鍵詞,疾控部門可以預測、判斷某地流感暴發情況;通過關注社交網絡上“糖友”的交流與感悟,醫院和醫生可以獲得更好的糖尿病診療和康復經驗……據鄔賀銓介紹,不僅在商業方面,大數據在電網運營、交通管控、醫療服務等社會領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利用空間。

有個有趣的例子。美國target 超市將女性顧客中的孕婦視作購物的黃金消費者。為了將這部分目標人群在懷孕前就爭取過來,該超市通過調查羅列出幾十種購物偏好,當某位顧客的收銀條上集中呈現這類商品時,就會被認定為可能是孕婦或家中有孕婦,並隨後向其發送孕婦產品廣告。一次,當有人以“家中並無孕婦卻總是收到相關產品廣告”為由控告這家超市後,卻發現原來是自己還在上高中的女兒懷孕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利用購物信息這個大數據,商家可以進一步分析、細分購物群體,從而提升銷售額。”

拿什麼迎接“大數據時代”

如何利用這些大數據,從而開發出其中的商業價值,已經成為投資者、IT 界人士以及政府公共管理部門普遍關心的問題。

最積極的當屬眾多IT 企業。IBM 提出,繼上一個十年拋棄私人電腦業務成功轉向軟件和服務後,這次將更多地專注於大數據分析軟件帶來的全新業務增長點。此外,有關“大數據”主題的併購案層出不窮,併購數量和規模都呈逐步上升態勢。其中,Oracle Sun 、惠普對Autonomy 兩大併購案總金額高達176 億美元。

而擁有數據的企業或部門若不知如何在保護好用戶隱私與安全的情況下使用大數據,也是妨礙我們緊跟“大數據時代”的一大羈絆。